贵州流动人才党员之
党史故事|飞夺泸定桥的勇士杨田铭
来源:党建网 | 作者:lddyzj | 发布时间: 2023-09-19 | 14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飞夺泸定桥的勇士杨田铭


  杨田铭(原名林本寿),江西省铅山县紫溪乡人。1908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,1931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参加了五次反“围剿”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,在飞夺泸定桥战斗中,为22名勇士之一。1935年11月,在直罗镇战役中头部中弹受伤,伤愈后先后在中央警卫团、吉林、江西等地任职。参加革命以来,先后荣立特等功及一、二、三等功多次。

 

  不惧危险,主动请战飞夺泸定桥 

  1935年5月上旬,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,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地区,以解中央红军被合围之险。5月24日,毛泽东和中革军委决定兵分两路夺取泸定桥,保证大军渡江。杨田铭当时是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的战士,夺桥的任务就交给了他所在的红四团。5月28日,军委急电,限红四团29日拿下泸定桥。根据上级指示,红四团以急行军的速度连夜赶了120公里,于5月29日凌晨抵达了泸定桥附近,在离泸定桥2里左右的一个小山旁停下来做紧张而有序的夺桥准备工作。上级决定从杨田铭所在的2连抽出22名战士,由连长廖大珠率领,组成夺桥突击队。

  在红军中有一个光荣传统,那就是上级把最艰巨、最困难的任务交给哪个单位或个人,他们就越发干劲十足、斗志昂扬。大家都把接受这种任务,看作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党组织给予的无上光荣。杨田铭一心想参加突击队,又怕连长不准,便去找粗中有细的赵长发商量,赵长发于是拉着他去找连长。杨田铭还未开口,连长就先说道:“怎么,你也要去吗?你年纪小,怕不行吧?”赵长发则极力给杨田铭帮腔,说他人小伶俐,爬桥一定很快。杨田铭更是声泪俱下地要求参加这次战斗,为他死去的爹妈报仇。据杨田铭生前回忆:“1930年的除夕之夜,我们全家团聚了,父亲、母亲、哥哥、妹妹和我正忙着收拾白天砍两担柴换来的几升米和半斤肉,地主狗腿子、团练突然出现在草棚外,把全家仅有的一点赖以维生的东西抢走,全家抱头大哭。”在杨田铭不甘压迫参加红军后,他的父亲、哥哥都被反动派杀害,母亲也气病交加而亡,一个年幼体弱的妹妹被卖做佣人,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找回。经过三番五次的要求,连长和指导员最后都同意了,杨田铭高兴得简直无法形容。他心里想着:“我虽然家破人亡、无家可归,但是我找到了党,找到了红军,我就有了新家。从这里,我得到了教育,感受到温暖。我能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贫农的孩子,逐渐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——共产党员,这完全是党教育的结果。现在,是我为党、为人民奋勇杀敌的时候了,也是为我父母和哥哥报仇雪恨的时候了。”

  22名突击战士选定后,连长随即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如何爬桥、如何打。待一切准备妥当之后,随着团长一声令下,22名勇士在连长廖大珠的率领下,单衣轻装,手执驳壳枪,背插马刀,腰缠12颗手榴弹,冒着敌人浓密的弹雨,斜身攀着铁索,用最快的速度匍匐前进。正当他们爬过铁索桥的三分之二处时,敌人眼看无法守住,就慌了手脚,放一把火把桥头的亭子和碉堡烧着了。一刹那,大火弥漫,红光遍地。这时,冲锋号吹得更响了,战士们“冲呀!冲呀!”的口号声更高了。连长廖大珠手擎红旗,振臂高呼:“同志们,冲啊!不惧烈火,没有革命者过不去的桥!冲呀!”杨田铭等勇士们不顾一切地穿过硝烟、冲过火海,衣服、帽子烧着了,头发、眉毛也烧着了,皮肤也烧伤了。但为了占领东桥头阵地,18名突击队员(过桥时牺牲了4名,所以有资料称“十八勇士”)迅速扑灭身上的火苗后,毫无惧色地凭险抗击着数十倍于己的敌人。经过几次冲锋肉搏,他们的子弹、手榴弹都用光了,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,政委杨成武率领大部队赶过来了,敌人终于被全部击溃,天险泸定桥就这样被胜利地拿下来了!

  此役,杨田铭不仅烧掉了头发、眉毛,腿部还中了弹,因全情投入战事,腿部中弹时居然都没有察觉,看到流了很多血才知道受了伤。后来腿部枪伤因为包扎后没有好彻底就继续赶路、爬雪山,导致之后不能走长路。1935年6月2日,中革军委在泸定桥头召开庆功大会,王稼祥主持会议,周恩来为红四团颁发了写有“奖给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”的锦旗,杨田铭等18人获颁一套写着“中革军委奖”的列宁服、一支钢笔、一个日记本、一个搪瓷碗和一双筷子,这在物质贫乏的当时是最高的奖赏。据杨田铭长女杨党燕回忆:杨田铭经常将一支钢笔别在胸前口袋上,十分珍视,后因父亲去世较早,自己当时又较为年幼,钢笔已不知去向。

 

  身负伤残,在南泥湾热情垦荒 

  1935年11月,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陕西省鄜县(今富县)直罗镇地区对国民党军发起了进攻,史称直罗镇战役。此役,红一方面军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又1个团,巩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,为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础。杨田铭不仅参加了此次重要战役,还不幸在战役中头部中弹,伤势严重。这也是杨田铭在战场上的第三次受伤,因3次受伤,他被认定为三等残疾。经过医护人员抢救伤愈后,杨田铭被编入中央警卫团,并参加了保卫延安的一系列战斗。

  抗战时期,杨田铭被编入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,该旅主要负责保卫陕甘宁边区、保卫党中央。后根据党中央和军委指示,359旅开赴南泥湾、金盆湾、马坊、林镇等一带军垦“根据地”。在南泥湾,杨田铭虽身负伤残,但仍和其他指战员一样,以不怕困难、克服困难、战胜困难的精神投入到垦荒中。到达南泥湾的第一天,因搭建的营房(实际上是草棚)不够,杨田铭和其他指战员一样将营房让给更有需要的同志住,自己则在“避雨是茂密的树叶,遮风是齐眉的野草”的大地上度过了在南泥湾的第一个夜晚。在南泥湾开垦非常艰苦,有时每天喝两餐稀饭,没有菜的时候只能喝一点盐水。但杨田铭和其他指战员干劲充沛,不但开垦荒地、大办农场、大抓农业生产,而且通过锯木板、烧木炭、烧石灰等来筹集资金以购买工具、种子和粮食,还就地取材打造窑洞和其他办公场所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南泥湾的开垦中,各种大小竞赛搞得热火朝天,尤其是每当炊事员送来饭时,大家总是不约而同地要求再打一个冲锋,冲锋到某个目标再吃饭。尽管炊事员好心地叫着“饭冷了、饭冷了!”也没人去理会。一天竞赛下来,后进组以集体或个人的方式表演节目,以表示对优胜组的致谢和慰劳。就这样,杨田铭和其他指战员凭着自己劳动的双手,用一些原始的生产工具,开垦出成千上万亩荒地,先后种植上小麦、大豆、棉花、苞米和蔬菜,并且兴办起锯木厂、肥料厂、农具厂、缝纫厂、造纸厂等小型工业,还就地取材打造了冬暖夏凉、舒适结实的窑洞,盖起了大礼堂、俱乐部、书店、商店等,把荒凉的南泥湾建成了陕北的好江南。

 

  理想信念坚定,矢志播撒革命火种 

  杨田铭的一生不仅是坚定笃行革命理想信念的一生,更是矢志播撒革命火种的一生。杨田铭育有二女一子,名字分别为杨党燕、杨继红、杨承军。意思就是,他的子女都是党的子女,要继承和弘扬革命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,争做红色的革命好后代。其中,长女杨党燕的名字是杨田铭在吉林省委党校任职时,全体教职工帮忙一起取的,杨田铭很是喜欢。后来长女得知父亲原名为林本寿,向父亲提议将杨党燕改名杨林燕,杨田铭立即拒绝,并告知她这个名字的深意,并说毛主席都知道杨党燕这个名字(杨田铭在中央警卫团任职时常在毛泽东身边工作)。

  杨田铭除了日常教育孩子们要爱党、爱国,坚守清贫朴素的生活作风,还积极投身革命传统教育。1947年,杨田铭以特派员身份被组织派往吉林参加接管工作,后随南下干部团回到江西,在省直机关工作。因积劳成疾,伤病缠身,杨田铭长期在医院住院疗养。即便是住院期间,他也时常应邀给机关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、工矿企业的干部职工和大中小学的师生们讲革命历史故事,讲红军长征的故事,鼓励大家要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,继续发扬革命优良传统。

  1963年10月2日,杨田铭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病逝。1963年10月5日,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杨田铭为革命烈士,将其安葬在江西省南昌市烈士陵园,并为杨田铭立墓碑。1983年6月11日,民政部向杨田铭的家属颁发了烈士证明书。(张建琴 王利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