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流动人才党员之
红花遍地,国泰民安
来源:流动人才党委办公室 | 作者:流动人才党委第16支部-马付民 | 发布时间: 2021-12-10 | 10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红花遍地,国泰民安


时间飞逝,岁月如梭。转眼间便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周年,这不仅是一个纪念的日子,更承载了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及人民群众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坚守。蓦然回首反观过往妍媸,一路走来的每一个脚印都踏实而坚定。

回顾1936年,此时的中国共产党面临极其严峻的革命形势,日本人威胁华北,炮口直指平津要地。蒋介石鼓吹“攘外必先安内”,集结几十万军队围攻陕北。而彼时的中央红军刚刚到达陕北,人马只剩八千,立足未稳,粮弹奇缺。面对外敌入侵与内战炮火,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,他们没有气馁与妥协,而是洞察形势,深入思考,伺机出动,拿出阳刚血气智拼到底;彼时的人民群众也紧跟党的领导与步伐,怀揣不屈的斗争精神军民一心。就在这样一个面对艰难困局的时分,中国共产党、人民军队、全体人民都同仇敌忾,精诚一致,作出了“欲与天公试比高”的回答。也是在那一年,毛泽东同志写出了那句“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”此句在当时热血沸腾,激发群众,放在现今也丝毫不减其势,反而更体现出人民越来越贴近,民心越来越凝聚,党组织越来越壮大,祖国也越来越富强。

“还看今朝”——憯懔已过,挺直腰身,抬头便得晨光熹微。

回顾过去,是为了放眼未来,也是为了更好地活在当下。在现今辛丑年,习近平总书记于2月到访贵州地区深入考察调研。作为在贵州生活数十载的党员,身处之地得到主席对于优良生态环境与红军精神文化方面的肯定,更是为党员提供了更多新思路并明确了我们将继续努力的方向。曾为落后贫穷地区的贵州,也在党组织的不断努力和党员们不计得失的付出下,脱下了“贫穷帽”,正如习总书记所言:“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,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主动解决地区差距、城乡差距、收入差距等问题,让群众看到变化、得到实惠。”正是因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,才迎来如今这样的贵州,正是因为得到主席肯定的“贵州精神”,我们才能一直坚定所走的道路,不断发展、开创更优、更惠民的道路,作为党组织一员,看到如今蓬勃发展的栖身之地,闺闼尽听得欢声笑语,街上尽显欢喜笑颜,不免热血奔涌,热泪盈眶,遥想艾青曾写那句: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。”

党的一百年,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,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,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。回望过往的奋斗路,眺望前方的奋进路,作为党员分子,始终牢记初心使命、坚定信仰信念。也是在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,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、不懈奋斗,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、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、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,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,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,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。就在贵州这片大地上就有不少这样传承着红色精神的人们:回回主动请战,次次冲锋在前,义无反顾,竭尽全力,将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贵州脱贫攻坚的战场上,用实际行动树立党员先锋,践行初心使命,诠释对党忠诚的谢蔚同志;“没有全民健康,就没有全面小康”——不断鞭挞自己,奋斗在医疗一线,诠释了白衣天使与攻坚战士的牛毓茜同志......这样的党员战友太多太多,这样的一批人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,也继承并始终保持了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。

“基层强则国家强,基层安则天下安”,何变幻,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,中国共产党人都将无所畏惧,勇往直前,永远担当起时代中流砥柱的责任。历史的尘烟,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,彼时星星之火早已燎原,红旗依然新鲜而飘扬。无数先驱者已身体力行,为党的事业与社会付出一切,便看得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。弹指一挥间,上下越千年,黯淡与辉煌、幻灭与再生,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,贯穿于这一清晰的脉络。这是我们的党坚韧求索的过程,作为一名老党员,我的胸膛里永恒地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。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,我深深地为我们欣欣向荣的国家而感到荣耀、为我们不断求索、不断前进的政党而感到骄傲,更为能够投身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现代化建设而感到自豪。滔滔沅江边,巍巍阳山下,我无数次想到自己当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一腔热血,回想起自己年轻的誓言,望着如今盛世以及迎来的党组织百年诞辰,我愿虔诚祝福与祈祷。山峦依旧不改,赤子闲话桑麻。一直以来的坚守成就如今太平盛世,不免表白如此:一切犹如居合细雪,愿燕返长夜,身后花开无邪。红花遍地,国泰民安。